寻觅新人

21世纪初,在这个始终渴求新生力量的行业各路英雄尽主沉浮

寻觅新人

画廊一直在求贤、求新、求异、求快。艺术家只要加盟一家画廊就能一举成名,需求量急速上升。只要藏家们出现在知名画廊的等候名单上,他们等候的艺术家价格次日定能在拍场上飙升。迅速成名的例子数不胜数,最近几年尤其多。我们在此特举几例。

爱尔兰艺术家Genieve FIGGIS(1972年生)的情况与众不同,因为他的职业生涯与社交网络息息相关。事实上,他被公众所知可追溯至2014年的推特。理查德·普林斯被他的独特风格和阴森恐怖的幽默所吸引,在Almine Rech画廊入手了多幅作品。画廊主理查德·普林斯和这位年轻的无名之辈从此结下渊源,两人后来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Genieve Figgis极具冲击力的作品一鸣惊人。他的作品同时被纽约、伦敦和香港的收藏家争抢,自2018年登上拍架以来无一流拍。

风格迥异的法国人Julie CURTISS(1982年生),比利时人Harold ANCART(1980年生)和巴西人Lucas ARRUDA(1983年生)位列最受市场青睐的三位年轻艺术家。朱莉·柯蒂斯的价格在纽约Anton Kern画廊为她举办首个个展之后起飞。在此之前她从未拍卖过自己的作品,2019年11月,其价格已经达到42万美元。卢卡斯·阿鲁达则在2019年凭借一幅描绘室内家庭生活的风景画(30.2*37.1厘米)创下31.25万美元,这幅画此前刚从卓纳纽约画廊出手,苏富比为其估价为10万美元。他的作品已被瑞士贝耶勒基金会、马里布盖蒂博物馆、迈阿密卢贝尔家族收藏以及弗朗索瓦·皮诺等收藏。

加州艺术家Jonas WOOD 的成功也表明当代艺术市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十年前还是拍场上的无名小辈,伍德现已跻身2020年所有创作时期和创作类别全球最吸金艺术家百强。他的作品在2015年闪耀拍场,那一年高古轩香港分廊为他举办了首个展览。在画廊巨头的加持下,伍德的作品《Studio hallway》(2010年)在2015年2月10日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超过55.6万美元天价,是估价的10倍。几个月之后,轮到佳士得创下新纪录:2015年10月16日,伦敦Saatchi画廊2009年展出过一件大尺寸油画《Abstract America: New Painting and Sculpture》(《Untitled(M.V. Landscape)》)以近84万美元成交。之后,伍德参加了纽约惠特尼博物馆举办的“Human Interest: Portraits from the Whitney’s Collection”(2016年)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One Day at a Time: Manny Farber and Termite Art”等集体展。他还现身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MA)主办的首个大型博物馆回顾展(2019年),主办方把他定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和激情的艺术家之一”。鉴于许多高质量展览已将他纳入日程,他的价格还会继续攀升。

有人欢喜有人忧,另一些艺术家则经历了市场的落差起伏。

僵尸与鲨鱼

一些精明的商人利用市场巨大的盈利空间,(过于)迅猛地把年轻艺术家推至相当高的价格水平。年轻艺术家的价格疯涨从侧面反映出一个被投机污染的失控市场。

Stefan Simchowitz,又名“当代艺术界的野心家”(《世界报》2015年6月9日的标题),现在上了多家画廊的黑名单。它们拒绝向他出售作品。毫无疑问,这位集藏家、顾问、商人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人对几十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的手段免不了被人诟病。媒体说他是“掠夺者”、“厚颜无耻之徒”、“投机分子”,对他低价入手再迅速脱手从中赚取巨额利润的倒卖行为颇有微词,说他把艺术品当成普通商品对待,他自己却极力为自己辩护,坚持表示自己是艺术事业的资助者。他的客户却把他看成是资本主义投机天才。

无论怎样,他在2000年代中期倒卖Sterling RUBYJoe BRADLEYTauba AUERBACHCory ARCANGEL Oscar MURILLO 等人的几十件作品,推动了许多艺术家的价格增长。一些作品当时的价值仅为5,000到1万美元。如今,陶巴·奥尔巴赫已成为二级市场最受青睐、最吸金的三十多岁艺术家之一,斯特林·鲁比的作品拍价多次超过百万美元(2013-2014年),乔·布雷德里七次超过百万美元(2014-2017年),奥斯卡·穆里略自加盟卓纳画廊起步入正轨。但有一些艺术家却尝到了作品转手过快的苦果。

作品创作完成至上拍(为期不到5年)的拍卖总成交额

作品创作完成至上拍(为期不到5年)的拍卖总成交额

艺术市场正在吸收越来越“新鲜”的作品,有时候刚创作完成几周便登上了拍场。

僵尸形式主义

Stefan Simchowitz堪称2012-2014年投机泡沫的震中,当时投机的对象集中于被称为“僵尸形式主义”的抽象派年轻艺术家。批评家Walter Robinson率先用这个词来描述与Clement Greenberg拥护的美国抽象艺术很像的绘画。对过去的一种行尸走肉般的还原。这些作品引人入胜、端庄典雅,但缺乏新的艺术立意,故被称为“形式主义”(《Flipping and the Rise of Zombie Formalism》(倒卖和僵尸形式主义的兴起),Walter Robinson,《Artspace》2014年4月3日)。属于“僵尸形式主义”的艺术家有雅各布·卡塞、亚历克斯·伊斯莱尔、吕西安·史密斯、Seth PRICE,后者的一件作品在2014年,也就是他41岁那年,被炒到了78.5万美元。而它当时的估计仅为5万到7万美元(《Vintage Bomber》(2006年),纽约佳士得)。赛斯·普莱斯再也未能达到如此高的价格。另一个例子是巴西艺术家Christian ROSA,2014年(当时他32岁)一件最高估价8万美元的作品拍出了20.9万美元天价(纽约佳士得)。自那之后其价格回到正常水平,同等质量的油画价格在2万美元左右。

问题就在这里:这一抽象艺术“新”潮流就是投机分子为了迅速圈钱的炒作。经过一段过热的时期之后,价格达到临界点然后崩塌,这些昙花一现的年轻艺术家的身价在2016年迅速雪崩。这足以使没有顶级画廊支持的艺术家开启职业生涯破灭。

僵尸形式主义艺术家2014至2016年拍卖总成交额变化:

Dan COLEN ↘ -97%
Lucien SMITH ↘ -95%
Alex ISRAEL ↘ -94%
Jacob KASSAY ↘ -89%
Oscar MURILLO ↘ -85%
Christian ROSA ↘ -82%

新非洲时尚

“僵尸”崩坏前一年,Simchowitz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成为下一个潮流的群体:年轻的非洲艺术家。2015年,他以单价6,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了Tschabalala SELF(1990年生)的作品。2019年,他的三幅画作在富艺斯拍卖会上成交:3月份《Lilith》双倍于最高估价成交(16.4万美元);6月份《Leda》四倍于最高估价成交(30.1万美元);然后是10月份的《Florida》(33.8万美元,4.5倍于最高估价)。

高额竞价似乎再度成为常态,2020年初Amoako BOAFO引发轰动的拍价纪录(1984年生)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2月,年轻的加纳艺术家8个月前完成的油画《The Lemon Bathing Suit》在伦敦富艺斯拍卖会上拍出了88.1万美元天价。对于估价范围在3.9万至6.5万美元而言,价格可谓爆棚。这个不可思议的成绩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是Boafo首次亮相拍场。Stefan Simchowitz早在去年夏天以不到2.5万美元的价格从Jeffrey Deitch画廊买下了这幅作品(作品寄曾存在Roberts Projects画廊)。不到一年时间,这幅作品净挣约68万美元。

这么短的时间易手换来如此巨大的利润,这让画廊主Jeffrey Deitch有些猝不及防,他当时出手这幅作品的时候认为它只是并且一直会是当代非洲艺术私人收藏的一件藏品。同样猝不及防的还有Amoako Boafo,其遗憾地表示他的作品沦为了投机工具。艺术家无法掌控二级市场,因此Boafo不能从作品倒卖中获取任何直接利润。不过他担心自己的作品被用于投机。比起赚快钱他更追求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所以比起成为投机客的玩物,他更愿意自己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炙手可热的新人艺术家感叹自己的作品被倒卖牟利,Katya Kazakina为彭博社撰文,2020年2月12日)。Amoako Boafo看重其作品的无形价值,这种价值需要通过时间的沉淀、艺术批评和文化权威的认可才能显现出来。

在Stefan Simchowitz看来,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权威机构还是支撑市场的金主们。他一直把对他持批评意见的人称为“伪君子”,发挥自己的邪恶形象。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位新一代的红人从查尔斯·萨奇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后者在90年代一手创造了“青年英国艺术家”运动和市场。

35岁以下艺术家拍卖总成交金额Top 10(2000年至2019年)

艺术家 作品 成交价格 年份
1 拉比克•肖 (1974)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III 550万美元 2007
2 刘春汐 (1981) Divinity 360万美元 2010
3 尼基卡•奥库尼里•克罗斯比 (1983) Bush Babies 340万美元 2018
4 丹•科伦 (1979) Boo Fuck’n Hoo 310万美元 2014
5 尼基卡•奥库尼里•克罗斯比 (1983) The Beautyful Ones 310万美元 2017
6 尼基卡•奥库尼里•克罗斯比 (1983) I Refuse to be Invisible 260万美元 2017
7 陶巴•奥尔巴赫 (1981) Untitled (Fold) 230万美元 2014
8 陶巴•奥尔巴赫 (1981) Untitled (Fold) 220万美元 2015
9 刘春汐 (1981) Animals and lotus 200万美元 2010
10 尼基卡•奥库尼里•克罗斯比 (1983) Mimetic Gestures 190万美元 2018
© artprice.com

Hi-lite与街头文化

2019年11月,佳士得在香港举办了一场名为“Hi-lite”的拍卖会。这场小规模拍卖会仅16件拍品,荟萃了点亮艺术市场的一股风潮:一种不沉重的新波普审美,由一群以创造易于理解和欣赏的“轻松”作品为宗旨的艺术家发起。

佳士得的拍品目录中写到:“这些艺术家与商业艺术、动画以及街头艺术的关系让他们蜚声国际。为这场专题拍卖会挑选的许多拍品呈现出类似的视觉风格:大胆的平面形式、明亮的色彩和清晰的线条,引用大众媒体、时尚、音乐、涂鸦以及动画中的形象。”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Hi-Lite风潮无国界。这是一股世界性的风潮,汇集了日本艺术家Ayako ROKKAKUAya TAKANOIwamoto MASAKAZUMADSAKIOsamu TEZUKA,欧洲艺术家Erik Parker尼古拉斯·帕蒂,以LIU Ye为代表的中国明星艺术家以及以Kaws为代表的美国艺术家。在这股席卷全球的风潮中,香港在作品增值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这股风潮在亚洲买家那里获得了热烈反响,佳士得拍卖会上的16件作品全部达到甚至绝大部分超过最高估价。Hi-lite和街头文化艺术家受到热捧体现了艺术市场的全球化。

佳士得香港Hi-lite专场拍卖会得以留名21世纪早期重大艺术运动之一。

这场运动首先依赖于三位名人,二级市场最吸金的三位艺术家:Kaws、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受火爆人气和全球性需求驱动,这三位的作品在近10年增值显著。出乎意料的是,三人中最吸金的不是村上隆,而是Yoshitomo NARA。他的作品在近20年创造了3.277亿美元拍卖收入,在全球排行榜上位列第9,排在凯特·哈林之前(村上隆排第15)。

2019年10月,奈良美智在香港苏富比主办的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会上打破了自己的纪录。首次拍价过百万(《Light my Fire 》(2001年),110万美元,2008年)11年之后,他的一幅画作拍出了接近2,500万美元天价(《背後藏刀》,2000年)。在这期间,奈良美智的漫画朋克风风靡世界:获奖、著名博物馆展览、纽约Marianne Boesky画廊和洛杉矶Blum & Poe画廊热捧、通过周边产品传播……拍场方面,他近20年卖出了2,700多件作品,价格指数上涨了约+1,000%。

Kaws狂潮

比奈良美智增值还要快的当属美国“街头艺术家”KAWS,十年之前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这位市场新宠与在预测文化现象方面极具天赋的贝浩登合作了11年。这位法国画廊主早在2008年就为Kaws举办了首场个展,同年Kaws亮相拍场。当时,他制作了100份的120厘米作品《Companion》(他的吉祥物)最贵只卖到8,750美元。如今,同样的作品需要花费10万美元左右才能买到。

在此期间,贝浩登在世界各地为他办展:巴黎、东京、香港、首尔、上海、纽约…… 通过与侃爷(Kanye West)、迪奥、Nike、芝麻街和优衣库合作,Kaws的名气进一步提升。只用了几年时间,他已成为流行与都市文化的新现象,在贾斯汀·比伯和法瑞尔·威廉姆斯等明星的推崇下知名度愈发响亮。

Kaws重塑了与艺术界互动的可能性。

他的最新纪录1,480万美元于2019年4月1日在香港苏富比创下。这幅画作《The Kaws Album》(2005年)是对动画《辛普森一家》的另类解读。估价100万美元,最终以15倍于估价成交,它表明这位超级火的标志性艺术家有多受欢迎。值得强调的是,这件作品拍卖的时机也很巧妙,当时Kaws在巴塞尔香港艺术展期间为香港创作了一件高达30几米浮在海上的充气雕塑,成为当地讨论的热门话题。两周之后的纽约,以海绵宝宝为灵感的丙烯作品《The Walk Home》估价80万美元,以595万美元成交(富艺斯)。仅2019年成交过百万的作品就高达20多件,自亮相拍场以来个人总成交额达到1.657亿美元,Kaws现在是全球最吸金的前二十位当代艺术家之一。从亚洲到美国,他体现了新波普风在这个已经全球化的市场上的统治力。

被明星追捧,Instagram上的粉丝超过300万(是杰夫·昆斯的10倍),Kaws还另辟蹊径发展自己的合作和网络。他因此重塑了与艺术界互动的可能性。他的特立独行后来引起了艺术机构的注意。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最近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Companionship in the Age of Loneliness”)。另一场预计于2021年在布鲁克林博物馆举行。